中俄关系的紧密程度正在通过实际行动展现,7月31日中国海军绍兴号、乌鲁木齐号驱逐舰和一艘636M型潜艇停靠在太平洋舰队主泊位的轮船码头,而千岛湖号综合补给舰和西湖号潜艇救援舰则停靠在海参崴港口码头,俄方派出的大型反潜舰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和格罗姆基号护卫舰也已就位,当地俄罗斯民众甚至以面包和盐这一传统迎宾方式欢迎中国海军官兵,展现两国军事关系的非同寻常。 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港口访问,而是即将开展的海上联合-2025联合军演的前奏,这场军演将于8月1日至5日在日本海海域举行,包括演练联合搜救、反潜作战、防空反导以及联合火力打击等高技术课目,中俄两国海军自2012年起已举行多次海上联合系列演习,但本次演习首次将联合应对西太安全威胁列为主题,这一表述的针对性不言而喻。 军演结束后,参演的部分中俄军舰将前往太平洋相关海域,进行第六次联合海上巡航,这种由演习到巡航的模式转变,展现了两国军事合作从战术层面向战略层面的升级,这种演练形式的变化,意味着中俄军事合作正从展示性向实战化转变。
同时普京即将于8月底至9月初访华的行程安排同样引人瞩目,普京此行不仅将参加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8月31日至9月1日),还将于9月2日与中国举行双边会谈,随后参加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这一行程安排的密集度和丰富性,远超普通的双边访问。 这种军事和外交活动的紧密衔接,恰恰是特朗普政府最不愿看到的,自特朗普今年初重返白宫以来,他的团队一直试图实施所谓的反向尼克松战略,即试图拉拢俄罗斯以对抗中国,就像尼克松总统当年利用中国对抗苏联那样。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中俄关系的深化正在多个层面展开,在经济层面,中俄双边贸易额从2021年到2024年增长了近70%,在地缘政治层面,两国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上的协调也日益紧密,人民币在俄罗斯跨境交易中的占比不断攀升,这对美元霸权构成了实质性挑战。 为应对这一局面,特朗普政府近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在乌克兰问题上,白宫明显转向亲俄立场,甚至将战争责任归咎于乌克兰而非俄罗斯入侵者,特朗普还给普京设定了30天停火期限,试图通过外交手段为俄罗斯提供体面的退路,更直白地说,特朗普甚至考虑用俄乌停火作为筹码,换取普京与中国保持距离。
但这种战略在现实中面临诸多障碍,当前的中俄关系已经超越了传统联盟的范畴,中国和俄罗斯在多个场合强调两国关系不受第三方干扰,中俄两国在面对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时,拥有共同的战略诉求和利益取向,可随着特朗普对欧洲盟友关系的恶化,以及对中国贸易战的升级,他反而可能促使更多国家寻求与中俄合作,形成一种反向联盟重组的效果。
从大国博弈的角度看,中俄关系正在向战略依存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在军事、经济还是外交领域,两国都在逐步建立一种超越传统联盟的新型大国关系,这种关系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不仅来自于领导人之间的互信,更来自于两国在国际体系中的相似处境和共同利益。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军舰提前抵达海参崴,与普京即将访华形成呼应,向国际社会发出了明确信号,中俄关系正以实际行动展现其战略深度和前瞻性,而这正是特朗普最担心看到的情况,一个他无法轻易撕裂、也无法轻松围堵的新型大国关系正在形成。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中俄海上联合演习8月举行中方参演舰艇揭秘 中国经济时报破浪前行中俄务实合作迈入新阶段
明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